
这个故事并不新鲜。
基金/">惠理基金创始人谢海清在一次演讲中说:“一个商业模式如果要靠不断邀请‘天才’加盟,是不可持续的。即使是这样做了,也不会维持太久。我们正努力创造一家企业,是完全靠普通人并努力把他们打造成卓越的业内精英。我们正试图摆脱依赖天才的投资体制,并努力建立一个体系,转变成可持续可进化的过程。
这家专注于二级市场的资产管理公司,以其体系化的研究团队在行业内独树一帜,其投资团队每年实地访问2500家公司。2007年惠理基金于香港联交所上市,2010年惠理基金的净利润为7亿港元,市值最高时为150亿港元。
目前,九鼎投资超过百人的行业研究团队覆盖了消费、医疗、制造业、新兴产业、农业、矿业六大行业近百个细分行业。其模块化、标准化的行业研究和尽职调查体系在竞争日益激烈行业竞争中独具特色。
“标准化”的尽调体系
在九鼎投资内部,每一个业务模块都有一份详尽的“操作指引”,这些指导性文件在不断的经验总结中沉淀下来,并不断丰富、完善,使得任何一个稍有经验的人按照工作指引都能比较容易达到工作要求。
通过标准化、流程化,将每个人在各个业务环节的经验、知识点通过各种培训、交流、流程固化在系统。据说就连如何判断企业家这种高度个性化和经验化的事情,九鼎内部都有指引,也包括对企业治理结构、管理团队的分析判断。这些内容都是公司合伙人及投资团队过往大量案例总结沉淀下来的经验、教训。这种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与业内多数机构采取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式不同,一旦人员发生变动,对机构的投资风格、投资质量都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体系化则摆脱了对个别明星经理的依赖。
同时,九鼎的尽调程序全部由内部团队完成,保证了效率和质量,保证了交易保密性,尽调过程的程序和方法的标准化、可控性,避免了过程的随意性和其他风险。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202/20120221295593.shtml
1">2" >下一页" >阅读全文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文章评论区联系授权。如不遵守,投资界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