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讯" 股票 消息 今日沪深两市小幅低开,随后" 沪指极速走低跌近1%,截止发稿,沪市报2312.52点,跌16.97点,跌幅为0.70%。
消息面:
1、本周公开市场有500亿国库定存到期,同时12只" 新股集中" 申购,都将对市场资金产生巨大的压力,资金的月末效应能否安然度过值得关注。9月15日" 证监会下发第四批IPO批文,共有11家企业获得了首发许可。根据已经公布的招股说明书,这11只新股将于下周三和周四两天集中发行,包括5只主板股、1只" 中小板股、5只" 创业板股。其中,周三8只,包括" 花园生物(" 300401," 股吧)、" 兰石重装(" 603169," 股吧)、" 设计股份(" 603018," 股吧)、" 电光科技(" 002730," 股吧)、" 京天利(" 300399," 股吧)、" 九洲药业(" 603456," 股吧)、" 万盛股份(" 603010," 股吧)和" 飞凯材料(" 300398," 股吧)。周四3只,包括" 劲拓股份(" 300400," 股吧)、" 宝色股份(" 300402," 股吧)和" 东方电缆(" 603606," 股吧)。11只" 个股共发行41001万股,其中网下配售25790.2万股,网上发行15210.8万股,募集资金共计33.62亿元。9月最密集的新股申购单周将在本周出现,共计有12家公司将进行网上申购,市场预计冻结资金将达5000亿元左右。在对" 大盘保持谨慎的同时,投资者可以再度参与打新盛宴了。
2、" 楼继伟表态:中国不会做较大政策调整
根据" 央行网站消息,9月20日至21日,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 澳大利亚凯恩斯举行。"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周小川和"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了会议。周小川指出,要通过进一步改革解决地方政府筹资问题。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也要改变思路,积极支持服务业发展。楼继伟表示,不会因为单个经济指标的变化而做大的政策调整。
周小川指出,中国目前城镇化比率为55%左右,意味着45%的人口仍居住在农村地区,城镇化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中国政府着力推动新型城镇化,作为中国增长战略的重要一环。新型城镇化不同于传统的大城市建设,后者往往伴随着污染、拥堵、贫民窟等严重的城市病。推进新型城镇化,首先要求减小城乡差距,在将农村人口转化为潜在城市人口的过程中,在税收政策以及养老、社会福利、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上明确相关的保障措施。其次,还要解决城镇化的融资问题。这需要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将来要通过进一步改革解决地方政府筹资问题,弥补地方发展的资金缺口。
周小川说,中国服务业占GDP比重有所提高,2013年达到46%,但与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相比仍然偏低。目前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首先在于转变观念,认识到公共服务亦可由私人部门提供,逐步放宽对服务业的管制。其次是重视对服务业发展的资金支持。以往商业银行、资本市场都偏重对制造业领域的支持,现在也要改变思路,积极支持服务业发展。中国通过加强银行体系、深化金融市场支持城镇化推进和服务业发展的经验,愿与其他国家分享,提供参考。
周小川还表示,中国央行原则上支持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增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资本金、尤其是总体吸收损失能力,减少系统性风险方面的努力。他强调在执行上应保持一定灵活性,充分考虑各国银行业和资本市场发展的不同情况。希望各国加快实施关于衍生品交易监管方面的改革并开展监管合作;不同类型的影子银行对经济的影响不同、存在的问题各异,对影子银行应作进一步分类,以更准确地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楼继伟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总体上平稳增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1-8月就业情况良好,但同时也面临增速放缓的压力。在此情况下,中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将继续着眼于综合性目标,特别是保持就业增长和物价稳定,不会因为单个经济指标的变化而做大的政策调整。从财政政策来看,中国政府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来促进经济增长:一是进一步给小微企业减轻税负;二是通过政府和社会部门合作(PPP)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清洁能源等领域;三是继续坚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336项具体改革任务中,财政部门牵头负责70多项改革,并参与落实100多项改革。近期一项重要改革进展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于8月31日通过了预算法修正案,提高了对预算完整性、透明性、前瞻性和纪律性的要求,新预算法将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与此同时,中国政府还不断推进国有企业、户籍制度、农村土地等领域的改革,这些结构性改革将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我们对主要通过改革来推动经济增长充满信心。
关于促进基础设施投资问题,楼继伟表示,中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采取的经济刺激措施提振了经济增长,但也带来了产能过剩、环境污染、地方政府债务增加等问题,因此不能完全依赖公共财政资金进行大规模投资。同时,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要求。财政部将这一要求与处理地方政府债务存量结合起来,积极发展PPP模式,主要采取三方面措施:一是面向社会推出了80个PPP项目;二是成立了PPP中心,主要负责提供不同行业的PPP项目标准文本;三是对地方财政进行培训,推动各级官员转变观念,并指导其分类开展PPP项目。中国政府将沿着这一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断提高基础设施投资的规模和质量。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5650688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