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记者 陈小慧
赵云阳,' target='_blank' >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博时深证基本面200ETF基金及其联接基金、博时上证企债30EFT基金、' 特许价值股票 基金经理
出于对未来中国改革和市场环境的信心,A股市场可能已经酝酿出了长期牛市的土壤,但资本市场各类参与主体的投资理念、思路逻辑及操作都在改变。一个突出的表现是,量化增强及对冲开始创造收益。市场对通过量化、大' 数据挖掘获取稳定超额收益的期待突飞猛涨。
沃伦·' target='_blank' >巴菲特曾经说过:“大部分机构投和个人投资者都会发现,拥有' 股票 的最好方法是购买指数型基金,投资者采用这种方法取得的' 业绩,一定会击败根据大部分投资专家提供的建议进行投资的结果。”牛市中,指数型基金往往表现抢眼,有很高的配置价值。截至2014年12月5日,根据Wind泛基金指数阶段表现来看,指数型基金(加权)长短期涨幅均稳定在所有指数前三位置。然而,许多基金配置与' 大盘配置差异较大,不能很好地分享大盘上涨' 行情。那么,投资者购买指数基金应注意哪些问题?
酝酿中的慢牛
现任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博时深证基本面200ETF基金及其联接基金、博时上证企债30EFT基金、博时' 特许价值股票 基金经理的赵云阳已经有十多年的基金从业经历,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他所管理的这几只基金在2014年都取得了突出的业绩。截至2014年12月9日,博时特许价值股票 基金已经取得39.39%的回报;博时深证基本面200ETF及其联接基金分别取得36.40%和33.74%的回报;博时上证企债30ETF基金取得7.02%的回报。
对于当前市场情况以及未来走向,赵云阳认为,出于对未来中国改革和市场环境的信心,A股市场可能已经酝酿出了长期牛市的土壤,但资本市场各类参与主体的投资理念、逻辑思路以及操作都在改变。一个突出的表现是,量化增强及对冲开始创造收益。市场对通过量化、大数据挖掘获取稳定超额收益的期待突飞猛涨。
市场资金在流入,这已成为现实。赵云阳说:“过去几年,' 炒股是亏钱的,房价的持续上涨预期使投资者大都选择投资房产。如今,房价预期发生改变,购房者开始观望,原本打算投资房产的资金逐步进入股市。此外,之前有很多投资者购买低风险、年收益多在5%~6%的宝宝类产品,现在行情起来了,这部分资金也将从这些低风险的产品转移到高风险、高收益的股票 类产品上。”
2014年年底,股票 行情爆发,市场表现疯狂。赵云阳举例说,“2014年11月底,' 中金公司发布' 研究报告重申‘消灭1倍以下PB银行股,坚定看好A股银行股’的观点,这使许多投资者在2014年12月初疯狂买入。”对此,他认为,随着理性的回归,资金最终会向估值相对合理的股票 流动。
指数化产品受关注
赵云阳告诉记者:“因为市场有效性不强,获取超额收益相对容易,中国投资者更多是习惯配置主动型基金。而在' 美国,主动型投资很难超越指数投资,其原因在于美国在过去几十年里的持续慢牛上涨以及长期资金的配置。”他认为,随着市场好转,中国投资者将开始关注指数化投资产品。
赵云阳指出,指数化产品具备投资透明化、参与费用低、规模化和流程化的特点,行业、风格、概念及主题逐步的细化极大地方便了投资者的参与和灵活配置。随着投资工具的不断完善,投资者可自行择时择行业,参与进出效率也较快。“互联网的发展使跨界经营越来越普遍,原来的分类已不足以支持新的选股思路,所以我认为,未来,行业分类体系将进一步优化升级,产品也会向新行业或新主题偏移。”赵云阳说。
中国市场发展到现在,投资者对' 个股标的挖掘思路也有所改变,不仅关注公司有没有盈利,而且还关注这个公司有没有可能出现爆发期,关注行业拐点。而对于基金的判断,赵云阳认为:“海外市场基金相对基准的偏离度不大,投资理念是围绕业绩基准进行行业或风格的高低配,而中国市场基金持仓相对基准的偏差较大,不能只看业绩基准。”
分级细化助推指数投资
对于最近火热的分级B行情,赵云阳告诉记者,很多人问他:“你周围没有人问过你分级B吗?我周围有很多人在了解。”赵云阳认为,分级基金的崛起对A股的上涨有助推作用。“分级基金主要是被动投资,通过收益分配给投资者提供加大杠杆的工具。在分级基金刚开始发展的时候,很多机构投资者参与A类,这就需要他们买入母基金,然后拆分,卖掉B类份额。早期分级基金的整体溢价机会不多,' 申购拆分套利机会较少,分级基金规模也不大。2014年开始,分级基金的整体溢价机会增多,吸引套利投资者积极参与,母基金份额快速增长,进而提供市场被动配置的资金来源,对市场上涨提供辅助的支撑。”赵云阳说。
他进一步分析道:“近两年,分级基金的大幅发展促进了指数投资的增加。2014年,市场指数投资优于主动投资,体现在上半年的中证500和近期的沪深300,以及市场热点军工主题、证券主题、非银主题等细分行业的指数化基金上,其规模的快速增长反映出投资者的自我选择。除了分级基金,' 融资融券余额的快速增加也表明市场资金在加杠杆。这一点从' 券商的大户开始大量的放杠杆操作也可以看出。”
赵云阳认为:“2014年推出了很多相关的行业杠杆产品。这些产品的增加幅度很大,且有些品种的成交量超过10亿元,具备投资者参与的流动性支撑,指数化的空间很大。前两年,机构在资金配置上多倾向小盘股,随着成交量的上涨,资金量越来越大,将配置更多的主流指数。”他进一步分析预测:“2013年,债券投资的指数化出现,包括债券ETF等,募集规模也都相当不错。2014年,机构开始布局分级基金,特别是布局细分行业,包括' 金融地产、非银等。可以预见的是,2015年,各个机构对分级基金将更加细化,将布局白酒、银行、高铁、工程机械等行业,目的是让投资者更方便地进行资金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