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月19日,' 沪指暴跌7.7%,当晚中国' target='_blank'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出来讲话,要投资者不宜过度解读对12家存在违规行为' 券商采取的行政监管措施。
12家违规券商中,有7家是因为到期' 融资融券合约展期被处罚,占比高达58.3%。回顾前一阶段的股市状况就可以知道,以6个月为限,只有融资买入非权重股的投资者才会赖着想要延期,只有融券卖出券商、银行等涨幅可观' 股票 的投资者才会拖着想要展期。如果券商对“两融”展期客户仓位强制平仓的话,其结果是前一阶段满仓踏空者要满仓割肉了,而券商股、银行股因为融券不得不赎回而继续上涨。1月19日券商股、银行股全线跌停,不仅仅是过度解读的问题,简直可以说是错误解读。
1月20日,银行股不见起色,券商股继续下跌,前一阶段满仓踏空者则笑容绽开。这样的局面,是不是又一次错误解读了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的讲话含义?
所以,我想到了另一种过度解读。去年12月27日' target='_blank' >央行下发387号文,将非银同业存款纳入存款口径。打一个比方,普通存款是生产企业平价进来的材料,非银同业存款是高价进来的材料,是材料都会制成产品销售出去。将高价进来的材料长久搁在仓库里,这样的傻事在生产经营中不会出现。
可是有人却说,央行387号文等于降准好几个点,可释放5.5万亿信贷空间。长期的工厂实践告诉我,这种言论很有可能是无稽之谈。但我只是从生产经营的角度看问题,银行对非银同业存款原先是否将其长期搁在账上,只付利息不贷出去,非要等央行下发个387号文才贷出去,这样的内情不知道。
于是我发邮件问我在“茶坊”里曾提到的那位李宝同学(他在银行工作),怎么看387号文?李宝回答了4个字“尊王攘夷”。说得真好,不在去年2、3月份余额宝锋芒毕露的时候出台这一政策,真是攘夷于无形之中。387号文对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股的利好,只体现在这里。
我不知道现在对普通存款是否有存贷比限制。如果以后对非银同业存款也有存贷比限制的话,那信贷空间不是扩大而是缩小了。
可以这么说,1月19日券商股、银行股的全线跌停,原因之一是市场对前期过度解读利好政策的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