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市场缺乏上行催化剂的背景下,事件性因素会加剧投资者短期的避险情绪。但我们不认为这会造成市场持续的下跌和去杠杆,市场的形态仍然属于高位震荡。2015年最重要的主线机会还是在经济降速投资回报率降低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宽松造成的资产小泡沫,而当前投资者已经过度关注" 央行和二级市场的博弈,因而不再对此有预期。因此我们认为合理的均衡配置仍然是低估值蓝筹,白马成长股,以及未来有泡沫化潜力的“一带一路”和大金融(尽管短期会有避险压力)。我们所谓的低估值蓝筹强调的是在行业当中知名度高,有规模和集中度优势的龙头企业,关注的行业包括我们持续推荐的大金融龙头,早周期的家电汽车建材地产,以及2014年涨幅落后的板块,包括食品饮料煤炭等。
近期人民币汇率相对于中间价持续跌停,投资者担忧资本外流压力加大而抛售" 股票 。我们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担忧。这更多是出于投资者为了解释市场缺乏上涨动力,开始向下调整而寻找的理由。
会导致资本外流的原因是持续的贬值预期,离岸人民币汇率和人民币汇率只有小幅价差,市场不认为央行刻意在支撑人民币汇率,也不认为央行会主动寻求大幅的贬值,因此贬值预期并不存在。
中国的证券投资始终是资金净流入,即便是2014年上半年那轮央行主导的持续贬值期间也是如此。这反应了中国相对海外市场持续较高的利差收益,以及海外投资者对中国权益市场的持续低配。在国际投资者不担忧中国经济硬着陆的前提下,我们不认为资金的流向会出现大幅逆转;
官方1月制造业PMI实质低于预期,因为今年春节偏晚,而政策布局又偏早,因此之前汇丰1月制造业PMI的预览值环比小幅上升,这提高了市场对于经济回升的预期;
" 数据短期影响中性,需要关注后续演化。PMI数据低于预期有助于市场重燃对于货币宽松的预期,因现在投资者过度重视央行和二级市场的博弈,已经判断上半年大概率降息/降准无望。但是分项数据当中的新出口订单大幅下滑,短线可能会抵消PMI数据本身的影响,因投资者仍然在关注汇率和资本外流问题。
" 兴业证券(" 601377," 股吧)策略周报:怀着怜悯的心买入
回顾:《震荡纠结期,仍是布局期》 (1)20150103《春季攻势的布局阶段》:大涨之后短期多震荡,历史上证综指月涨幅超过20%的次月均呈现宽幅震荡。(2)20150110《利用大波动布局》:注册制推出以及两融余额快速增长引发的各种调控担忧,利用大波动逢低布局。(3)20150125《震荡纠结期,仍是布局期》:短期市场将维持区间震荡,上证3400点的政策降温以及暴跌至3100点后的政策呵护,可以看作是短期的政策顶/底。
——2月初悲观情绪下," 行情惯性调整。(1)投资者情绪短期趋于谨慎,“利空”在互联网的传播下会增加对政策“黑天鹅”的担心。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快速贬值、" 新股扩容加速、媒体揭秘安邦、" 民生银行(" 600016," 股吧)乱局等打击风险偏好。(2)赚钱效应下降,短期缺少驱动指数上涨的板块。" 大盘蓝筹缺少“风”。成长股龙头经历1月份的大涨且" 创业板整体PE(TTM)重回70倍高位之后,短期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增加。而主题投资和高送转偏重自下而上、单打独斗,对指数的拉动作用有限。
——2月中下旬反弹的催化剂:(1) 没有“风”也能反弹,上证综指存在显著的春节上涨效应,且节前效应更为显著。1996年至今,春节前后10个交易日和后10个交易日获得正收益的概率分别为84%和79%,平均收益率分别为3%和2.1%。(2)2月来“风”的概率在增加。2月中旬公布的1月份通胀偏低以及春节对于资金面扰动,货币政策对冲的力度可能加大。(3)2月9日上证50ETF期权推出,有助于提升风险偏好。(4)牛市中的调整本质上是提高存量资金的持筹成本,同时以价格调整吸引新的投资者加入。历史上数次牛市初期的震荡,振幅通常在10%左右。基于牛市逻辑,2月初上证综指大跌的概率不大,调整有助于吸引场外资金。
——“被利用优化资源配置”的牛市逻辑仍在,可以怀着怜悯的心布局反弹、守卫短期“政策底”。2月初,若是恐慌情绪导致行情超调,则是很好的买点。
——投资机会:1)博反弹逢低布局" 券商股,行业逻辑强,调整时间和空间都最充分,一旦反弹最容易成为人气聚集点;" 保险银行地产等大盘蓝筹有望跟进。2)主题投资:关注2月有事件驱动的上海本地股、京津冀、农业现代化、国企改革等。3)精选“风口上的鹰”即成长股龙头(高铁、新能源、油气设备、车联网、工业4.0、传媒、体育等),短期涨幅较大的,可以做波段、见好就收、大跌大买。4)谨慎型投资者可以配置具有" 业绩确定性及估值优势的医药、消费股。5)量化角度构建国企改革和并购重组股票 池。
2015年以来,市场风格与年前完全不一样。金融、地产、建筑等蓝筹股高位盘整甚至下跌,小盘成长股涨幅明显。监管层在不断规范股市融资业务,试图为股市降杠杆,使得场外资金流入速度减缓甚至停止。蓝筹股、小盘股之间的“跷跷板”效应转为“同涨同跌”,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问题是对仓位高低的讨论,其次才是风格。
·对经济增速仍有较大忧虑,普遍预期降息降准
大多数投资者仍然认为2015年经济增速会继续下行,投资增速亦会持续疲软。因此,投资者普遍有降息、降准的预期,并期待是否会在农历新年前公布,但不能判断具体的时间点。大多数海外投资者对后市比较冷静,甚至有些谨慎,毕竟H股表现落后于A股且波动较小。需要注意的是,有少数投资者认为在未来6个月内国内投资增速可能反弹,之前几乎没有一个人持有这样的看法。
·投资者关注什么样的投资主题?
海外投资者对“一带一路”主题的讨论在逐渐升温,但对于其能否带动公司业绩增长持怀疑态度。相比之下,他们更加关注的问题是:(1)" 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多大程度利好企业利润率;(2)欧元贬值会对出口企业造成多大冲击;以及(3)人民币贬值的具体影响。不同的是,国内投资者更多关注行业层面的主题机会,比如" 互联网金融、软件国产化、电力改革等等。
国内外投资者对A股的杠杆问题比较担心,承认" 证监会、" 银监会与" 保监会的举措是小心维护“慢牛”,不会采取过激措施来给市场降温。对于A股2015年年中或将被纳入MSCI指数一事,投资者普遍了解其初期影响不大,但几乎没有投资者了解其未来的全面影响,对中国未来可能将占据超过一半" 新兴市场的权重感到吃惊。
1、三项" 退市配套制度发布,看好蓝筹板块估值修复行情。1 月30 日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了《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实施办法》、《退市整理期业务实施细则》、《" 风险警示板股票 交易暂行办法》等三项退市配套制度的新修订版。结合1 月30 日证监会IPO 提速(由1 月份的20 家上升到2 月的24 家),可以被看作未来IPO 注册制的预演,意味着的IPO 生态圈的演进,即由原来的“严进慢出”演进到“宽进快出”,A 股市场上市公司的新陈代谢速度将极大的加快,进而A股市场有望从“劣币驱逐良币”转向“良币驱除劣币”的新时代。随着新股供给限制的打破、经历时间和市场检验的成长性在估值中的权重提升以及相对理性的价值投资理念的逐步形成,我们预判蓝筹板块有望进一步得到市场的偏好,维持2015 年蓝筹板块估值修复行情。
2、产业链数据简评:(1)百城房价结束8 个月连跌势头,继续建议重点配臵房地产板块。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2015 年1 月百城平均房价为10654 元/平方米,环比上升了0.21%,结束了房价环比连续8 个月下降的势头,体现房地产行业逐步企稳回升的态势。经初步统计,截止1 月30 日30 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约1692.7 万平方米,预计1 月全月成交面积在1749.1 万平方米,较上年同期上升了6.8%(尽管14 年1 月有两个交易日涉及春节因素),体现了商品房成交总体处于回升态势。基于此,我们认为房地产行业的基本面总体呈改善态势,结合近期北京(公积金政策的进一步放松)、四川等地方政府在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的进一步放松,商品房成交回升有望进一步延续,继续建议重点配臵房地产板块。(2)BDI 报收608 点,创28 年新低。从14 年4 季度以来我们不断重申BDI 疲弱态势的观点,美欧日与" 俄罗斯围绕乌克兰政治危机的博弈,以及以石油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不断下跌,使得BDI 所映射的国际经济复苏进程的艰难。欧日的量化宽松与美元的" 加息预期,都将对人民币汇率产生结构性的影响,使得人民币单一维度的升值或贬值对于中国外贸的影响更趋复杂。
行业配臵建议
短期内大盘震荡或加剧,但也是逢低战略配臵蓝筹板块的好时机。无论是“1.19”还是“1.29”,管理层的两次“两融检查”均对市场情绪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成为近期A 股市的“黑天鹅”。同时跌破50%的PMI 指数(49.8%)、民生银行高管的巨变以及IPO 提速或将进一步引发本周A 股市场的震荡。尽管加剧的震荡蕴含着投资风险,但若市场的成交量能够维持在相对高位,那么相对充分的换手有利于消化前期A 股大盘指数的短期过快、过大涨幅所包含的风险,反而利好未来A 股牛市格局的延续。随着IPO 提升与" 退市制度的完善,我们预判A 股市场上市公司新陈代谢速度提升,使得蓝筹板块获得市场的进一步偏好。2 月份行业板块配臵:我们建议重点关注房地产、保险、证券、燃气、电力和饮料制造。
" 华泰证券(" 601688," 股吧)策略周报:" 个股操作上仍需相对谨慎
上周五" 沪指短暂上冲后即现回落,终盘收于3210最低点下跌1.59%。目前看沪指35日支撑线位于3200点附近,后市能否对沪指短线构成支撑仍要看权重板块的走势;如35日支撑线不支,则沪指将向3095低点寻求支撑。创业板指平开高走小幅上涨后也现急速回落收出光头中阴线,近两日连续下破7日线、1715点及1693点支撑后技术面转弱。
大盘弱势下上周五热点相对匮乏,主板仅房地产、家电两个板块呈现红盘小幅上涨,建筑、计算机大跌超3%处于跌幅前两位;概念板块中赛马、智能电视、环保、长江经济带等6个板块小幅上涨,100个板块呈现下跌,去IOE、在线" 旅游、高铁、核能核电、网络安全、第三方支付等6个板块大跌超3%处于弱势。至收市超七成A股处于下跌,7只A股弱势跌停近日少见,说明部分个股筹码已现松动,资金离场意愿有所增强。
上周交易看,资金高位减持大盘蓝筹股致使沪指全周大跌4.22%,权重非银行金融及银行板块暴跌7.5、6.9%成为做空的主要动力;创业板指周跌0.98%(强于沪指超3个百分点),周线拉出上影长达60点的“倒锤头”阴线,短期见顶意味强烈。行业板块看,纺织和商贸周涨2.22%名列涨幅之冠,农林、钢铁、化工等也取得周涨超1%的良好战绩;除权重大金融板块外,煤炭、石油石化、军工、机械、房地产等板块也出现2%以上的周跌幅。
上周末消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1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主持会议并讲话。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发布,农业现代化、粮食安全、土地改革、农垦改革、供销社改革、" 农产品(" 000061," 股吧)安全、农村环境治理等七大主题投资机会浮现,短线可予关注但不宜大幅追涨。证监会核发24家IPO批文,其中上交所11家,深交所13家。
短线投资操作建议,投资者应根据所持个股走势进行风险防控并适当降仓至半仓以下相对安全区域。权重银行板块经过连续六日的调整后其短时技术面已处于超卖,无利空状态下短线企稳的可能性在逐步加大。在大盘尚未呈现技术性反弹信号之前,个股操作上仍需相对谨慎。关注“国家安全、国企改革”两大主题投资机会,介入个股时尽量避免追高追涨,仓位较轻的短线投资者可适当逢低关注短线下跌较多的前期强势股或有上攻欲望的滞涨股。
" 中信证券(" 600030," 股吧)策略周报:穿越“防风险”周期
去库存拖累1月制造业产出,通缩加剧重点关注消费品行业。1月官方制造业PMI跌破50%至49.8%,固然有季节因素,但经济内在下行压力是根本。总需求扩张继续放缓强化企业悲观预期,推动企业加快去库存,这拖累产出、就业,并令1月通缩加剧。但如我们在1月13日《周期月报第1期:通缩环境,利润从上游向下游转移》所强调,通缩环境下要重点关注下游行业。12月工业利润数据表明,受通缩加剧影响,消费品行业利润增长加快,而采矿业、原材料、化工业、资本品利润增速都在下行。我们建议,重点关注消费品部门。
股市与货币政策博弈在2月将持续。近期出现了一些利好因素,比如海外投资者回流A股、注册制推出可能延后。但我们依然认为2月流动性层面的风险较大,可能加剧市场波动。1)资金面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包括春节前高于市场预期的第二批打新、节前现金备兑需求增加,以及如果人民币持续贬值所导致的热钱流出压力加大。2)近期汇率贬值压力加大,宏观流动性收紧,部分投资者对于短期降准的预期在强化。但我们预计降准在短期有可能落空,央行或将通过汇率贬值+逆回购+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对冲热钱流出与打新、季节性因素,使得流动性维持偏中性的状态。一方面,央行重启了逆回购,并延长了逆回购的期限,表明央行对于全面降准依然持偏谨慎的态度。另一方面央行逆回购的利率偏高,且上周四还出现了小幅净回笼,表明央行对于流动性的态度仍然偏中性。3)如果2月资金面不确定性因素多,且央行迟迟不降准,投资者情绪可能偏冷淡,不排除2月9日50ETF期权推出后甚至对股市产生助跌的效果。总体来看,2月市场可能再次陷入股市与货币政策博弈的行情之中,波动加大。
改革推进,区域政策进入落地窗口期。1月底,2015年深改组的第一次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强督察,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在各项改革举措中,我们认为“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都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其政治意义毋庸置疑。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既可以促进我们的沉淀资金和人民币出海,又可以促进我们的存量产能和产品出海,同时还可以刺激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基建投资等需求。而在近期召开的地方" 两会中,“积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也已被列为北京市政府2015年七项重点工作之首。预计“一带一路”规划、京津冀规划都已进入落地窗口期。与此同时,而上海" 自贸区的经验复制也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不日就会挂牌。
投资建议:市场的收益风险比在弱化,配置寻求确定性。从投资角度看,在监管层规范券商两融、委托贷款等业务的背景下,A股“防风险、去杠杆、挤泡沫”的特征愈发明显,我们前几周提到的“市场的收益风险比在弱化”的判断也得到了市场的验证。因此,博取政策和业绩方面的确定性机会则成为了当前较为合理的投资策略,建议关注即将落地的区域政策(“一带一路”、京津冀和第二批自贸区)以及需求稳定、有业绩支撑、具备一定防御性的中下游行业,如汽车、农业、地产、商贸零售、社会服务、传媒等。具体来看,本月重点关注农业(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农产品价格上升,有望普惠整个农业板块)、传媒(受益于一系列文化产业支持政策等利好刺激,传媒行业2014年业绩普遍上升;而文化体制改革大幕拉开在即、年末贺岁档利好因素刺激,文化传媒板块有望在春节前迎来补涨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