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一截止收盘' 沪指报2688.85点,跌48.75点,跌1.78%;深指报9322.01点,跌96.20点,跌1.02%;' 创业板报1992.70点,跌1.37点,跌0.07%。
指数上的一个明显特点是,沪市弱于深市,特别是创业板几乎收平。一方面说明' 新兴产业发展,'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的持续力非常大,非常强劲,另一方面也说明两市走势背后是投资者对未来出现分歧。这应该是一个好现象。
成交量方面,沪市成交1528.31亿元,深市成交2175.79亿元,两市共成交3704.1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缩量近600亿元。沪市成交量跌破2000亿元,两市跌破4000亿。大跌缩量并且幅度很大,说明投资者见底预期增强,表现在行为上就是虽然大跌但持股在手不卖掉。这也是市场的一个积极信号。
外围市场,美欧股市上周五都大涨,本应该传递给中国A股,使其周一出现一个像样的涨幅呢?结构却以较大跌幅收盘,而且盘中沪指将近跌至3%。那么,利空肯定来自国内市场。
第一个利空是,周一官方和财新接连公布了一月份PML。 2月1日官方和财新制造业PML' 数据先后公布,双双创出新低。中国1月官方制造业PMI 录得49.4,创2012年8月以来最低,且为连续第六个月低于50荣枯线,预期49.6,前值49.7。
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1月录得48.4,较2015年12月回升0.2个百分点,连续11个月处于荣枯分界线下方。
制造业是经济之根,对于中国来说,目前制造业振兴异常重要。没有制造业的复苏,就谈不上实体经济向好,也就难言稳增长。特别是在货币供应量增加,放水加大情况下,流动性很难进入到制造业的实体经济之中,反而会酿造金融风险。
PMI创新低成为周一股市的一大利空。但也不要过于悲观了。几个积极因素也应该引起关注。消费品制造业表现出色,呈持续上升态势。本月反映资金紧张的企业比重为43.6%,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显示企业的资金紧张状况略有缓解。
另外,产成品库存指数比上月下降 1.5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回落,显示部分企业主动减少产量和降低库存取得初步成效。库存下降,挤压资金回转,企业流动性增加是个好现象。
再者,新业务总量仍在下降,但降幅已放缓至7个月来最轻微。还有,虽然新接出口订单降幅扩大,但是在人民币贬值预期下,一些出口企业日子稍加好转。
股市已经成为惊弓之鸟了。往往对一些经济指标过度关注其利空,而对利好视而不见。这与此前的暴涨' 行情一样,利空消息也成了利好。
周一真正的利空消息是,银行票据案持续发酵并且案情开始扩大。这些票据案件涉及资金都是进入到了股市了。风险暴露后加速从股市恐慌性撤出资金是必然的。这绝对是股市的直接大利空。这一点所有投资者都应该重视,不能有一点麻木的。
手持' 股票 者建议不要盲目杀跌,在这个地位卖出是真正的割肉赔本了。手握现金流者建议也不要盲目抄底,底在哪里?还需要反复试探。还是要关注' 大盘股、绩优股、价值投资股票 ,把投资转到价值投资上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