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议将" 期指品种的交收改为和目前" 股票 现货市场一样T+1,按交割期逐渐提高持仓" 保证金比例;为维护已经开设的" 股指期货,建议只保留上证50期指,而期指交易时间和股市交易时间一致。
6月15日以来,股市快速下挫,上证综指跌幅超过30%,大量" 个股跌幅超过50%。这次大股灾,从千股跌停到总市值绝对额的大幅下降,可谓创A股股灾之最。而经历了本周的大跌,股市又面临再度救市的边缘。
反思造成这次股灾的原因很多,大家看的见的基本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大家一致看好改革红利将给股市带来繁荣带来机遇,即所谓的整体看多。第二,资金杠杆无限放大,使得股价瞬间垂直上涨,短期泡沫显而易见。
股灾暴露了场外资金配比高达一比五,甚至更高,笔者得知不禁大声叹呼:这怎么是股票 交易的" 现货市场呢?一比五意味着只要20%的保证金,岂不是现货市场变成" 期货市场了吗?而监管层对证券市场融资杠杆事先并没有效的掌控。
那么,不为大家形成共识的原因是什么呢?期指市场的制度缺陷,或者说过度创新,更或者说离开了证券市场的现状,没考虑到投资者结构,忽视了证券(现货)的交易制度、交收制度,真理越出一步就是谬误。
A股的交易制度规定是10%的涨跌停板,交收制度是T+1,投资者以散户为主,机构投资者以公募基金为主,缺乏长期投资的" 保险和养老金队伍的占比,而公募基金" 申购赎回是当天有效,使基金经理难以稳定操作。同时,公募基金几乎不能做期指交易。
然而,期货市场上采用的是T+0,期指采用的是10%的保证金,所以,理论上,如果是T+1,只要现货市场的十分之一的资金,就能达到股票 现货市场的交易量;如果是T+0,那回转10次也就是1%的资金,就能达到证券市场的交易量;如果任意高频的程序化交易,那也许只用千分之一的资金,就能达到证券市场的交易量,看上去会挺可怕。按行为金融学推断,这种结果将对现货交易投资者的情绪带来巨大影响。A股收盘后万人瞩目在等待三点十五分的期货交易结果出来,虽然余额很小,但给出了一个第二天的预期,一旦“又大幅贴水了”,则造成投资者对市场的恐慌。作一个假设,如果全国股票 市场对“" 股评”的发言只有一个人,只有一个声音,且在晚上八点发表,不存在任何第二个股评声音,请问这个人的股评将对第二天的市场影响有多大?
股票 市场从管理层开始就有一个所谓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我们也常会说“我是做股票 投资”的;然而对期货市场而言,尤其是程序化交易,高频交易,他们不会回答“我是做期货投资的”,而是讲“我是做交易的,我们做程序化交易基本不看股票 价值,不看基本面,只看股票 趋势,根据过往的趋势和概率设定程序。”所谓的股指期货交易品种,有沪深300指数期货、上证50指数期货、" 中证500指数期货,对他们来说则是一个交易物,交易标的而已。
举个例子,曾经有所谓的“文交所”将一幅画分割为一千份,然后大家按每一份买卖,他们最终会把千分之一的画交割后拿回家吗?显然不是。千分之一的画只是拿来交易或者说是拿来赌博的标的物,当然后来被禁止了。
股指期货的影响力大风险大,还在于它和商品期货不一样。商品期货本质上才是真正的" 套期保值,包括所谓的价值发现,因为其最终是实物交割,投机盘只是过路客。而期指交易不需要交收实物,是现金交割,尤其在网络及计算机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往往可以在现货期指多重市场同时做空,而不是套保。
现在,行业分析师很难推荐个股,因为齐涨齐跌,因为纳入了所谓的中证500ETF,如果对应的中证500期指大幅下跌,那么个股不论好坏一起下挫甚至一起跌停。因为对期指交易者而言,不会考虑500只股票 中哪个好哪个坏,哪个有泡沫哪个有价值,期指交易只把500只股票 当作一个标的物,甚至作为一个赌注下单。为此建议:
一、期指品种的交收要和目前股票 现货市场一样T+1(衍生产品,从实盘而来);
三、为维护已经开设的股指期货,建议只保留上证50期指,因为基本是" 大盘蓝筹股;
五、如果交易时间仍维持在现货盘后15分钟休市,建议期指如果贴水超过2%,当日强行交割。因为不能让小众市场,小额资金来误导证券交易市场明天的方向;
六、证券市场融资渠道应归" 券商一家所有,按不同评级从1:0.5到1:1为上限。其他金融机构不能直接设立为股票 市场的融资产品,凡是特许经营的其它准金融机构也不例外,其余机构行为则视为非法;
七、对于对股票 的做空,建议以设定一定比例的融券为主,这样看空就是单一的,做空就是点对点的,而不是采用500只股票 整体有价值或整体有泡沫来判断,甚至对高频交易而言,一分钟前看空500只股票 ,一分钟后同时看好这500只股票 ,再一分钟后又同时看空这500只股票 .....这对现货交易者显然是不公平的。
(本文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多层次资本主场" 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