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跟随全球暴跌了两天之后,' 美国人终于回过神来:我们的经济基本面看起来挺不错的啊。
比如前PIMCO联席CEO Mohamed El-Erian就表示,这次危机与1998和2008年都不一样,美国经济并没有伤筋动骨。
花旗集团首席' 股票 策略师Tobias Levkovich也认为,' 美国股市和美国经济出现了背离,虽然股市遭遇惨烈抛售,但是美国经济还是好的。
不少市场人士认为,此轮暴跌只是美联储' 加息背景下市场的自我调整,由于经济前景依然向好,美国股市在短暂的回调之后将会继续走牛。
正常调整
El-Erian在接受彭博采访时表示,这次市场波动既不同于1998年,也不同于2008年,只是市场对过高资产价格进行重估而已,并没有损及经济的核心。
“我认为这次和1998年和2008年都不同。1998年你会看到有很多国家采取固定汇率,但如今少了很多。2008年,整个支付和清算系统都受到了冲击,但这次却没有。”
“这次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价值重估而已。没错,这次重估是痛苦的,非常痛苦。重估的力度非常之大,但不会冲击到经济的核心。”
他相信,经济增长的前景依然没有改变,12月加息仍然是可能的。
“我认为12月仍有可能加息,主要有以下原因:' 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利于经济发展,尤其是石油;低利率对经济的助推正在起作用。唯一需要弄明白的是,(此次价值重估)对财富效应有多大损害,会多大程度上影响影响到外需。所以我认为12月加息仍然是可能的,不过9月是不会加了。”
意料之中
无独有偶,《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资深财经记者E.S. Browning也表示,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此轮暴跌并非由经济衰退引发。
一些人开始担心,这次是像1987年那样,股市闪崩之后长期走牛,还是像1997年' 亚洲金融危机那样蔓延,打断美国的牛市。不过以上两次危机都不是由美国经济衰退所引发。如今也是一样,经济学家并没有看到经济衰退的迹象。
Browning指出,这次最大的问题在于,股市正在努力挣扎着从美联储的政策依赖中走出来。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美联储过去几年向金融系统注入数万亿美元,其中相当一部分都进入股市,推升了市场繁荣。美联储如今准备回归常态,市场有波动本在意料之中。反倒是这波调整现在才出现,让人感到奇怪。
最初,市场看起来对与美联储的行动并不在乎。2014年10月美联储结束QE时,股市并没有反应。
今年美联储多次暗示可能年内加息时,股市上涨依然故我,只是增速有所放慢。当' target='_blank' >耶伦提到股价“太高”,股市存在“潜在风险”时,股市还是无动于衷。
但在前不久的两个趋势击溃了市场信心。第一是中国经济' 数据恶化引发全球对于需求的担忧。第二是全球经济疲软和美元走高令美国企业二季度利润创下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低。能源公司首当其冲。
两种路径
那么,后市会怎么走呢?
Browning称,基金经理普遍认为市场回撤是暂时的,是对于以上这些风险的健康调整。他们认为股价在挤去虚高的水分后继续长期上涨。
他们认为,在经济没有衰退的情况下,市场步入熊市(跌超20%)的概率很小。而且由于美联储和其他央行都会及时防止衰退发生,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美国不可能陷入衰退。投资者预计,如果有必要,美联储将会搁置加息,甚至再度向市场注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周一' 美股大跌之际还有人敢于买入,推动了一波反弹。
这个理论也许是对的。但问题在于,历史上基金经理在预测熊市上的表现惨不忍睹,经济学家预测衰退的水平也是半斤八两。
而且,没有衰退的熊市或许会更短暂,不那么剧烈。但依然可以很残酷。
1987年10月19日,' 道琼斯指数一日狂泻22.6%,至今为止仍是历史最大单日跌幅。在暴跌前后经济增长一直都很良性。
不过,如今的形式和1987年有着很大区别。1987年时,美联储为了应对经济过热,一直在加息过程中。而现在仍在犹豫应该何时加息。而且即便选择加息,美国利率仍然处于极低水平。货币上看,1987年美元走弱,而现在美元则走强。
1998年,发展了一年多的亚洲金融危机蔓延至欧美股市,美国道琼斯指数跌幅一度达21%,不过由于经济增长稳定,没过多久后就反弹。
至于历史是否会重演,还有待验证。不过即便是经过近日的暴跌,' 标普500目前20倍的市盈率仍然高于15.5倍的历史平均水平。在恐慌蔓延全球的背景下,进一步调整只怕是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