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扩容减压是A股止跌关键 新年下马威凸显新政尴尬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新年伊始就被“跌断”4次的A股,何时能够恢复元气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12日开盘,A股高开低走,其中上证综指从上涨30余点迅速转为下跌30余点,其后市场延续类似上下波动整理。截至收盘,上证综指微涨6.16点,涨幅0.20%;深证成指涨81.24点,涨幅0.80%。而前一交易日,大跌超5个点。 “熔断机制暂停、减持新规出台,市场整体情绪有望逐渐修复。”研究院首席策略研究员李少君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人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新年伊始就被“跌断”4次的A股,何时能够恢复元气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12日开盘,A股高开低走,其中上证综指从上涨30余点迅速转为下跌30余点,其后市场延续类似上下波动整理' 行情。截至收盘,上证综指微涨6.16点,涨幅0.20%;深证成指涨81.24点,涨幅0.80%。而前一交易日,' 沪指大跌超5个点。

“熔断机制暂停、减持新规出台,市场整体情绪有望逐渐修复。”' target='_blank' >民生证券研究院首席策略研究员李少君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人民币贬值与资本外流预期升温是市场近期关注的重点,如果在政策稳定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处于可控贬值通道和形态下,市场有望选择自己的方向。

不过,有机构人士表示,此轮大幅杀跌凸显出了市场增量资金不足、恐慌情绪易发等问题。究其原因,监管层在制度建设上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注册制层层推进下,市场已出现了不堪“扩容压力”的表现,政策是否能根据情况及时调整补充,变得尤为重要。

“每次市场的大幅波动,都给监管当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人民大学经济' 研究所教授杨春刚称,去年的场外融资盘清理、今年的熔断机制都暴露出配套政策不足的隐忧,而今年又是A股市场化改革加速的一年,“期待监管层在推进改革的同时,慎重考虑其中的风险,并辅以更多的应对政策,比如' 退市制度的完善、杠杆资金的持续监管等,给A股造就一个良好的、吸引活水流入的生态环境。”

“失血性”暴跌

“就今天这种小幅震荡行情,还有忍痛‘割肉’的,可见市场悲观情绪有多重了。”12日,一家' 券商机构分析师经济导报记者感叹道。当日A股呈现整理态势,但从' 个股成交明细看,放量下跌缩量上涨明显,至收盘尚有100余家个股跌停,涨停个股数则不足50家。

导报记者注意到,投资者心中的阴影,或缘于A股此轮历史罕见的新年暴跌行情。统计显示,自1月4日开始交易以来,短短6个交易日A股个别板块跌幅惊人,其中上证综指跌516.32点,跌幅14.59%;深证成指跌2371.19点,跌幅达18.72%;' 创业板指更是跌去了20.87%。

有分析人士表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大幅下挫、熔断机制的实行以及产业资本减持禁令到期,是此轮惨烈下跌最直接的原因。“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跌破6.5的重要关口,市场猜测央行容许人民币进一步贬值,引起恐慌;同时熔断制度5%档与7%档的距离太近,使得触发第一档后,第二档很容易被预期,恐慌性抛售进一步加剧。”' target='_blank' >国联证券研究员张晓春在报告中如此说。

不过,在更多的市场参与者看来,A股市场化改革提速导致的“缺血”,才是此轮暴跌更深层次的原因。

“从去年四季度的反弹行情中我们可以注意到,成交量增长并不明显,但‘两融’规模快速上升,到去年12月25日,' 融资融券余额已经从前期的9000多亿元快速上升到1.2万亿以上。这表明,前期上涨行情多数缘于场内资金加杠杆推动所致。”国创展博' 宏观研究部首席分析师李瑞华对导报记者分析,在缺乏场外资金援助下,一旦市场大幅下挫,场内资金担心杠杆操作可能导致“爆仓”,而纷纷杀跌逃出,“多杀多”情绪快速蔓延后,市场暴跌自然出现。

扩容提速问题渐显

增量资金不愿进场、场内资金退场情绪升温,究其原因,李瑞华认为,注册制等市场扩容超预期的提速或是根源之一。

导报记者注意到,自去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实施' 股票 发行注册制改革中调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有关规定的决定》,并定于2016年3月1日起施行后,市场对注册制推出的预期,迅速从2年缩至数月内。而正是在这一文件公布后,A股开始一路下行,并在元旦后加速下行。

“本身A股经历暴跌后,就需要一个调整期,找到新的热点后,重新带领市场走好,进而吸引资金重新进入。但前期虽然中小创个股有所反弹,但资金需求量大的蓝筹股依然处' target='_blank' >于平台整理中,此时加速注册制推出预期,必然给市场带来扩容压力,从而导致A股流动性的全面流失。”李瑞华说。

“虽然都说实施注册制有利于改善IPO中存在的诸多诟病,但实施后' 新股上市大量增加,特别是中小盘个股发行门槛降低,将导致平均估值水平下降预期大增,必然会给市场带来不小压力。”中诚顾问首席投资分析师王瑞鑫表示,即便监管层强调不会大规模增加新股发行,但在机构预期中,年内新股募资规模较去年要增长一倍,即4000亿元,这种“吸血”压力自然使得资金望而却步。

深港通应加快推进

值得欣慰的是,上述制度上的问题已然引起监管层的关注。

8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在例行发布会上介绍,今年3月1日并不是注册制改革启动的起算点,改革实施的具体时间将在完成有关制度规则后另行' 公告。目前,证监会相关规章规则的起草工作正有序进行。邓舸同时表示,证监会将合理安排现行核准制新规下新股发行。

与此同时,证监会也对此次饱受诟病的熔断机制以及减持禁令进行了及时调整,其中熔断机制被迅速叫停,而新的《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也随之出台。

“经历过两次暴跌后,监管层的纠错调整能力、市场参与主体的学习适应能力,正在进步成长。”王瑞鑫表示,一系列动作表明,监管层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并及时进行了调整。

不过,李瑞华认为,监管层更应从中加强对改革试错风险的认识,防范今后对入场资金情绪的进一步打击。“A股成长的时间较短,每项改革政策的推进,都有可能触发意想不到的风险,监管层应意识到这一点,提出更有风险可控性的改革举措,并配以更全面的配套措施。”

多位受访人士也表示,监管层应关注注册制推进给市场带来的扩容压力,加强' 退市制度等配套政策的建设,以缓解资金入场疑虑;并且拓展深港通等资金引入渠道,吸引活水的到来。

杨春刚就表示,深港通、QFII扩容等改革举措应加快推进,并配以外资进出市场风险监控措施。同时,监管层在推出新政策之时,也应进一步加强政策的公开透明度,给予市场理性思考应对的空间;对杠杆盘、熔断机制等助涨助跌的工具也应给予更为谨慎的态度,防范非理性波动再度出现。“期望监管层通过对制度基础的健全,帮助市场重新回到健康的运行轨道上来。”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成交低迷抑制反弹力度 后市注意油气权重股走势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