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五,人民币兑美元收盘大挫291点创一周新低,也为14个月以来的次低位,基本抹平之前连四日涨幅。 交易员指出,上周五,欧元跌破1.15且土耳其市场震荡提振避险情绪,美指在午后升至96上方,人民币亦跟随美指调整,官方盘后则迅速跌破6.86。一旦美指若能实质性站稳96上方,恐对人民币汇价明显施压。 8.11汇改3周年:汇率双向波动 2015年8月11日,央行宣布调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做市商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至今已满三年。三年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不断深化,人民币汇率告别了过去单边走势,呈现出有升有贬、有弹性的双向波动态势,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 而在这期间,央行对中间价定价机制的改革从未停歇:从增加“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到2016年年底进一步扩充一篮子货币种类,再到2017年2月中下旬缩减一篮子货币汇率的计算时段、2017年5月底引入逆周期因子,最终形成“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逆周期因子”的中间价报价新机制。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8·11”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出现了变革,呈现出参考一篮子货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更多的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的特征。 但他也指出,受中国经济基本面、国际收支变化、美元强弱以及其它主要国际货币汇率的走势等国内外因素的影响,人民币出现了比较典型的双向波动态势,即呈现出一个阶段的升值或贬值态势。 中国央行这样说 值得注意的是,8月10日,中国央行发布2018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对于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中国央行表示,2017 年以来,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总体平衡,人民币汇率在市场力量推动下有升有贬、弹性明显增强,市场预期基本稳定。 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 2017 年全年升值 6.2%,2018 年一季度进一步升值 3.9%,二季度贬值 5.0%,2018 年上半年贬值 1.2%;衡量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有效汇率的 CFETS 指数 2017年全年升值 0.02%,2018 年一季度升值 2.0%,二季度贬值 1.1%,2018 年上半年升值 0.9%。 央行还指出,人民币汇率主要由市场供求决定,中央银行不会将人民币汇率作为工具来应对贸易摩擦等外部扰动。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随着汇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汇率弹性逐步增强。 至于下一阶段,中国央行继续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价格杠杆调节市场供求、促进外汇市场自我平衡的功能。 同时,针对外汇市场可能出现的顺周期波动,央行也将继续运用已有经验和充足的政策工具,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在必要时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逆周期调节,发挥好宏观审慎政策的调节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小编认为,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人民币汇率改革将长期处于进行时。不过,鉴于中国经济基本面依旧良好,这将为人民币汇率提供支撑,因此市场也无需过度担忧近期的人民币贬值。


周五(5月3日)美国方面公布的4月非农就业数据好于预期,但却没有对美元形成支撑,美元走低,有分析指出这是由于美国薪资增长速度不及预期导致。
2019-05-05
阿根廷央行周一(4月29日)表示,在介入外汇市场支撑比索汇率方面将更加积极。比索上周经历数日波动,兑美元大幅下挫。这是该央行六周来第四次进行政策调整。
2019-04-30
周一(4月29日)英镑兑美元开盘报1.2917,亚盘时段,英镑兑美元小幅上涨,截至发稿,英镑兑美元暂录得1.2934,涨幅0.13%。
2019-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