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可交换债市场逐渐火爆 上市公司股东欲借机变相减持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img title=点击看大图 alt="上市公司可交换债成“新宠” 或成变相减持" align=middle src="http://i9.hexunimg.cn/2016-05-20/183969170.jpg"> 对于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来说,可交换债券正逐渐成为“新宠”,这种金融产品要么可以实现低成本融资,要么可以实现变减持。 最新一例进入转股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a href=上市公司可交换债成“新宠” 或成变相减持" align=middle src="http://i9.hexunimg.cn/2016-05-20/183969170.jpg">

对于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来说,可交换债券正逐渐成为“新宠”,这种金融产品要么可以实现低成本融资,要么可以实现变减持。

最新一例进入转股期的是" 浙江世宝控股股东浙江世宝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世宝控股)的可交换债券,其于2016年5月19日进入换股期。

市场逐渐火爆

由于浙江世宝目前停牌,其停牌前的收盘价为25.28元,距离36元转股价差距很大。至发稿时止,浙江世宝董秘刘晓平没有回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采访要求,目前尚不知道是否有机构进行了转股。

此前也进入转股期的是" 四川九洲(" 000801," 股吧),其控股股东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去年8月非公开发的可交换债,在今年2月22日进入换股期。

5月19日,四川九洲证券部一位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尚不知道有没有机构进行了转股,“我们也只有去中登公司查询,才能知道转股的情况。不过,如果机构转股达不到披露标准,即5%,我们也不会去披露。”

可交换债券,A股市场在股改之后就开始讨论,但是直到2008年10月,中国证监才发布首部专门针对可交换债的监管规定《上市公司股东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试行规定》。2013年10月,第一只可交换债券推出,发行主体是为武汉福星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发行总额3亿元,标的" 股票 为" 福星晓程(" 300139," 股吧),初始转股价25.65元。

到了2014年末的时候,沪深交易所分别公布了《可交换公司债券业务实施细则》,此后可交换债开始受到A股上市公司的重视。

上海一家" 券商投行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2008年推出可交换债的意图,就是希望能借助可交换债的特性来解决" 大小非减持的问题,为大小非提供融资途径,从而来减少对股市的冲击。但是,因为股权质押当时存在" 法律瑕疵,这事情就被耽搁了。福星晓程的那只可交换债的结局还算‘圆满’,在2014年全部完成换股,由于那一年该股涨幅很大,换股者的收益都很不错。”

2015年由于IPO暂停导致可转债的发行陷入低谷,但是可交换债发行却红红火火,公募市场发行4只," 私募市场更是发行了16只。进入2016年之后,可交换债的发行势头不减。

今年1月23日," 山东高速(" 600350," 股吧)宣布,公司控股股东"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拟以其持有的本公司部分A股股票 为标的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此后,包括" 熊猫金控(" 600599," 股吧)、" 华西股份(" 000936," 股吧)、" 中国中车(" 601766," 股吧)、" 三一重工(" 600031," 股吧)、" 宏发股份(" 600885," 股吧)、" 华鼎股份(" 601113," 股吧)等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也相继发布了拟发行可交换债的" 公告,合计募资约193.5亿元。

变相减持套现

在可交换债供给稀缺以及资本市场“资产荒”的大背景下,机构投资者对可交换债的需求也是存在的。最重要的是,上市公司的法人股东可以通过低成本获得大额融资,同时实现曲线减持股票 的意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今年以来拟发行可交换债的8家上市公司中,山东高速和中国中车的发行主体分别是山东高速集团和中国中车集团公司,两者拟通过可交换债分别融资25亿元和70亿元,期限分别为6年和5年。

在满足换股条件下,上述两只可交换债券持有人“有权在本次可交换债券发行结束日满12个月后将其所持有的本次可交换债券交换为公司股票 ”,而今年拟发行可交换债的另外6家多数在6个月之后就进入转股期。

“如果没有国资、央企的背景,认购者是不会同意在12月之后转股的,我们所承销的客户都要求在6个月就开始转。”上述券商投行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由于具备换股权,所以可交换债的票面利率一般要比纯债低不少,“这也是部分上市公司法人股东在不愿意减持的情况下可选择的一种低成本融资。”

就今年发行成立的几只可交换债来看,15首旅EB的票面年利率为0.095%、15新钢EB的票面年利率是4.5%、16美克EB的票面年利率是4.3%、16永泰EB的票面年利率是8.5%.

北京一位债券基金经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可交换债券的发行主体是很重要的,“如15首旅EB,它的发行主体是北京首都" 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市公司" 业绩也不错,所以给的利率就较低。永泰的利率高原因有三点,一是它的转股价7元而当时股价已经跌到3.7元了,二是选择在春节前这个市场资金很紧的时候发行,三是煤炭和发电行业不是机构太喜欢的,最终导致发行利率较高。”

在采访中,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减持是诸多发行人发行可交换债的初衷,因为上市公司法人股东可以通过发行可交换债券有序地减持股票 ,同时也可避免相关股票 因大量抛售致使股价受到冲击。

“尤其是金额较大的时候,法人股东发行可交换债进行变相减持,比直接在二级市场上抛售对股价冲击要小的多,也可以规避目前关于减持的一些监管规定。”上述债券基金经理坦言,由于在转股期内转股是个持续过程,缓慢而集中,所以大股东发行可交换债来减持股份对二级市场的冲击较小。“在转股期内,股价如果出现上涨,投资人换股便成功实现股东减持的目的,而且减持成本相对较低。”

也正是因为上市公司法人股东在发行可交换债时是以现有存量股票 为基础开展运作,不会增加上市公司总股本,不会对每股收益产生摊薄效应,从而保障了上市公司中小股东的权益,也对二级市场的影响较小,因此这种变相减持方式正逐渐获得上市公司法人股东的认可。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午间行业利好:2大行业现利好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