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5万元以上、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含1万美元)的现金缴存、现金支取、现金结售汇、现钞兑换、现金汇款、现金票据解付及其他形式的现金收支,金融机构应当报送大额交易报告。
第一白银网12月30日讯
中国人民银行(PBOC)今日发布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将大额现金交易的人民币报告标准由“20万元”调整为“5万元”,并调整了金融机构大额转账交易统计方式和可疑交易报告时限。(相关阅读:美元权重 人民币货币篮子数量增至24种--链接)
外汇(文章末尾附:外汇市场四大待解之谜!)
管理办法明确以“合理怀疑”为基础的可疑交易报告要求,新增建立和完善交易监测标准、交易分析与识别、涉恐名单监测、监测系统建立和记录保存等要求。同时,新增规章适用范围、大额跨境交易人民币报告标准等内容,以人民币计价的大额跨境交易报告标准为“人民币20万元”。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按照《管理办法》,人民银行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大额交易报告标准。
《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生效实施。考虑到金融机构进行制度修订、交易监测标准自建及系统改造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管理办法》在发布后、生效实施前,央行给予了金融机构半年时间的过渡期。
管理办法规定,对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5万元以上(含5万元)、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含1万美元)的现金缴存、现金支取、现金结售汇、现钞兑换、现金汇款、现金票据解付及其他形式的现金收支,金融机构应当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比如,自然人通过银行机构用人民币现钞购买美元现钞,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5万元以上(含5万元)的,办理业务的银行机构需将此交易作为大额交易上报。
央行称:“综合考虑,《管理办法》对自然人客户大额跨境转账交易报告标准确定为‘人民币20万元以上’,可以加强对跨境人民币交易的统计监测,更好地防范人民币跨境交易相关风险。”
央行规定,金融机构通过内部预警、分析等确认为可疑交易后,应在五个工作日内提交报告。具体要求主要包括:一是金融机构应当将可疑交易监测工作贯穿于金融业务办理的各个环节。二是金融机构应当同时关注客户的资金或资产是否与洗钱、恐怖融资等犯罪活动相关。三是金融机构提交可疑交易报告,没有资金或资产价值大小的起点金额要求。四是金融机构应当按照规定时间报送可疑交易报告。
外汇市场四大待解之谜!--链接
澳洲联储下周二(5月7日)将会发布利率决议,而眼下,大家已经开始下注澳洲联储会在本月就立即做出2年半以来首度降息决定,而不是如之前预计的那样,在8月才采取行动。
2019-05-05
数据出炉 大幅好于预期却难以支撑美元?鲍威尔坚称美国经济仍然健康!">
数据出炉 大幅好于预期却难以支撑美元?鲍威尔坚称美国经济仍然健康!
周五(5月3日)美国方面公布的4月非农就业数据好于预期,但却没有对美元形成支撑,美元走低,有分析指出这是由于美国薪资增长速度不及预期导致。
2019-05-05
央行欲放松外汇干预规定 能否有效?">
央行欲放松外汇干预规定 能否有效?
阿根廷央行周一(4月29日)表示,在介入外汇市场支撑比索汇率方面将更加积极。比索上周经历数日波动,兑美元大幅下挫。这是该央行六周来第四次进行政策调整。
2019-04-30
经济受影响 英镑下行风险加剧">
经济受影响 英镑下行风险加剧
周一(4月29日)英镑兑美元开盘报1.2917,亚盘时段,英镑兑美元小幅上涨,截至发稿,英镑兑美元暂录得1.2934,涨幅0.13%。
2019-04-29
客服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