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 易纲并指出,中国经济增长仍强劲,因此人民币汇率将继续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 日内人民日报刊登易纲的文章并称,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挡期,将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发挥信贷政策作用,特别是要加强信贷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农业、扶贫攻坚的力度,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适度的、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近期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连续贬值,刷新逾6年新低,周一夜盘收报6.7775。离岸汇率更是创有纪录以来新低,逐渐逼近6.79元。 文章称,从较长时间段看,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弹性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汇率保持了基本稳定,波动率小于绝大多数储备货币,更是远小于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 2015年底,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同时列出参考国际清算银行(BIS)货币篮子和SDR货币篮子计算的人民币汇率指数,方便市场从不同角度观察人民币有效汇率变化情况。易纲称,“数据显示,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一直比较稳定。” 易纲并表示,今年春节以来,初步形成以“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为特征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每天早晨中间价形成机制,增强了人民币汇率的规则性和透明度,市场预期更为稳定,较好兼顾了市场供求指向、保持对一篮子货币基本稳定和稳定市场预期三者之间的关系。 此外,中国央行将研究扩大特别提款权(SDR)使用,为SDR计价债券和其他金融产品的发行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易纲提及,SDR对于稳定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具有重要意义。SDR计价债券具有分散风险的优点,采用SDR记账还能降低货币汇兑的波动性。 易纲在文章中指出,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短期看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从中长期看主要是结构性矛盾。因此,既要发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解决短期问题、扩大需求方面的作用,又要进行结构性改革以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 易纲强调,中国将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 文章指出,“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挡期,将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发挥信贷政策作用,特别是要加强信贷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农业、扶贫攻坚的力度,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适度的、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文章同时指出,要改善资本流动的监测和应对,更好地预防风险、预警风险。推动构建涵盖审慎管理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结构性改革政策的宏观金融稳定框架,密切监测和应对金融体系的潜在风险和脆弱性,着力平滑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波动,避免宽松的外部流动性对国内金融乃至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美联储于去年末放弃持续7年的零利率政策而开始升息,但有迹象表明其升息节奏会较此前预期的缓慢。日本央行于今年初加入欧洲央行、瑞士央行、瑞典央行和丹麦央行等实施负利率的央行阵营,但对于负利率的实际效果还存在争论。 此外,一些主要央行在继续实施超低利率甚至负利率的同时,开始尝试其他手段,扩大资产负债表。截至今年7月末,全球收益率为负的主权债券规模已达13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周五(5月3日)美国方面公布的4月非农就业数据好于预期,但却没有对美元形成支撑,美元走低,有分析指出这是由于美国薪资增长速度不及预期导致。
2019-05-05
阿根廷央行周一(4月29日)表示,在介入外汇市场支撑比索汇率方面将更加积极。比索上周经历数日波动,兑美元大幅下挫。这是该央行六周来第四次进行政策调整。
2019-04-30
周一(4月29日)英镑兑美元开盘报1.2917,亚盘时段,英镑兑美元小幅上涨,截至发稿,英镑兑美元暂录得1.2934,涨幅0.13%。
2019-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