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报记者 时超 济南报道
进入8月,' 个股盘中“闪崩”的情况仍时有发生。
7日,' 山东海化(' 000822,' 股吧)(000822)开盘后迅速下跌,短短10分钟内跌幅就超过9%;8日,' 中泰化学(' 002092,' 股吧)(002092)自午后开盘即快速下挫,跌幅从1.6%左右迅速跌至9.64%,尾盘以跌停报收,跌幅达10.02%。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上述2家公司中均有机构持股的情况。其中,中泰化学截至6月底的股东中,有多达12只基金;山东海化在今年二季度则获得了UBS AG(瑞士联合银行集团)409.95万股增持。
对此,受访人士表示,受涨价效应吸引,化工、煤炭、钢铁等“周期股”成为今年机构扎堆进驻的板块,但随着股价上涨,个股风险也在增加。
“目前闪崩股中不乏涨幅较大的周期股,闪崩的原因,不排除机构抛售、调仓的可能。”中诚顾问首席投资分析师王瑞鑫称,相关风险应引起投资者关注。
“周期股”遭抛售
“本月‘闪崩’情况虽然时有出现,但在板块上已有所变化。”8日,有着多年A股投资经验的孙婧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其比较关注次' 新股、科技股的动态,这也是7月以来“闪崩”个股出现较多的领域;而进入8月后,“化工、煤炭等其他板块闪崩的频率明显增多。”
以鲁股为例,本周2只“闪崩”个股就分处食品和化工领域。其中一只为' 龙大肉食(' 002726,' 股吧)(002726),其7日开盘后于10点15分左右突然出现大单砸盘,不到3分钟跌幅就超过9%,虽然其后股价有所反弹,但当日收盘股价依然下跌了7.80%;另一只则为上述提到的山东海化。
而从' 业绩报表看,龙大肉食2017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9.05亿元,同比增长14.12%,董事长纪鹏斌更是提出了“10转7”的高送转预案;山东海化则表现更佳,公司预计2017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37亿元,同比大增1173.96%。
那么,它们的股价为什么会出现突然下挫呢?
“从股价看,部分公司已消化了业绩利好,股价涨至高位,调整压力较大。”王瑞鑫分析称,这种情况在7月以来涨势凶猛的周期股中较为明显,“落后产能淘汰、环保督查等因素带动的产品涨价,是这波周期股上涨的推力,但股价涨幅超出多数人预期。在需求面尚未真正回暖的情况下,理性的机构投资者已萌生退意。”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近期“闪崩”的山东海化、中泰化学等个股中,就聚集了不少基金、' 信托等投资机构。如山东海化二季度就获得了UBS AG增持,这家QFII当季增持数量达409.95万股;中泰化学则有“财通多策略升级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等12只基金持仓,截至6月30日,财通多策略升级的持股数量达到1367.48万股。
另外,4日从上涨8%“闪崩”至-7%的方大碳素(600516)则在二季度获得了易方达、博时等机构旗下共34只基金持股,其中' 易方达积极成长(' 110005, ' 基金吧)、' 易方达资源行业2款基金合计持有数量就达到920万股。
值得关注的是,中泰化学、龙大肉食的股东都已发布减持计划。特别是中泰化学,其在8日发布' 公告称,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浙江富丽达股份有限公司,拟通过集中竞价、' 大宗交易等方式减持其所持股份的42.90%。
进场机构获利不菲
近期部分“闪崩”个股中,也出现了游资身影。
如龙大肉食7日' 龙虎榜显示,' target='_blank'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邢台公园东街证券营业部、' target='_blank'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东新区银城中路证券营业部于当日分别买入2134.31万元、1630.54万元,而' target='_blank'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象山县象山港路证券营业部、' target='_blank' >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长春东盛大街证券营业部分别卖出889.54万元和860.36万元。
相关信息显示,东方证券上海浦东新区银城中路营业部等均为知名游资席位,7月以来已经现身于' 鲁西化工(' 000830,' 股吧)(000830)等个股龙虎榜交易席位中。
而山东海化虽然7日“闪崩”后并未公布交易情况,但在其7月26日公布的龙虎榜情况中,老牌游资“' 中信证券(' 600030,' 股吧)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溧阳路证券营业部”就列“买一”席位。
不过,多数受访业内人士还是认为,机构较大浮盈,是相关公司股价抛售压力大增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以山东海化为例,6月30日以来,公司股价上涨幅度超过25%,UBS AG二季度末时持有公司1601.64万股计算,仅7月1日至今,该机构浮盈就超过3000万元。而方大碳素7月以来涨幅更是高达123.35%,若易方达旗下的2款基金没有减持,其在此期间的浮盈就超过1.6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周期股”等热点领域已不是机构调研热点,以上周(7月31日-8月4日)为例,中国电影(600977)、江丰电子(300666)等24家被机构调研的上市公司,多集中在文化传播、科技概念板块。
对此,王瑞鑫等业内分析人士表示,与估值快速提升的周期股相比,' 新兴产业板块将逐渐吸引机构眼光。“闪崩”背后,或已隐现基金调仓布局的脉络。
(责任编辑:娄在霞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谁在抛售“闪崩股”?不排除机构通过减持来调仓的可能》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