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邦投教研报】昨日,沪指创下年内最大单日跌幅,同时也是今年来第一次跌破2%。一天就跌去过去两三个月的慢慢吞吞的涨幅(跌破60日线)。板块方面全部回调,尤其白马股跌幅据前,让人心惊。
主流分析机构对此均认为这种信号不同寻常,并对此给出了多种利空信号解读。比如,有谈到流动性收紧(11月' 主力资金净流出3000亿)、有认为解禁' target='_blank' >高峰即将到来,而产业资金减持在提速的(12月A股解禁市值超3000亿,而11月份以来,上市公司股东“清仓式”减持频频出现)。
而
在牛邦投教研究员看来,导致近期连续调整,并在未来一段仍然是市场主要利空因素的,主要还是在于两方面:
其一,监管层对现金贷、无牌照网贷等“吸血金融”的严厉打击,包括喊出“一刀切”的态度,让市场对于整个金融监管环境都产生了严重担忧,风声鹤唳。选择撤退先弄清风险格局再说。
在我看来,虽然打现金贷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银行层面(是部分现金贷的资金源头),且实际对银行整体利益影响都并不大,对股市的直接流动性影响就更小(完全是两条不同通道和用途的资金路径)。但在当前整体市场' 行情整体疲弱,资管新规和批评作为白马代表的' 茅台(' 600519,' 股吧)股价“竭泽而渔”等政策文件态度发生明显变化后,市场对于监管可能进一步要收紧,股市相应会面临更大流动性和活跃性压制的担忧,出现了显著上升。大资金自然会用脚投票。
其二,绩优白马' 炒股逻辑退潮的迹象非常明确了,但获利甚多的白马倒下并不一定就意味着行情终结。问题是,现在投资者预期普遍感到更加困惑的是,白马倒下之后谁来接棒?金融?地产?中小创?还是其他新的白马龙头?——
牛邦投教研究员注意到场内资金在近几个交易日对这几个主流板块的接棒可能性都先后进行过尝试,但都是一日游后就熄火了。
资金驱利性决定了,股市资金必然会不断寻找有安全边界的风险收益。但如果这些从白马撤离出的资金找不到新的去向,而都选择持币观望了,才是短线行情最大的危机。
个人认为,上述两大风险不解除,短调可能暂时难以结束,甚至有变深调可能。
打现金贷的雷霆之势让政策预期如惊弓之鸟
牛邦投教研究员注意到,相比于之前趣店上市时非官方舆论私下的讨伐议论,本周以来针对现金贷的官方商讨,应对明显山雨欲来,呈雷霆之势,超快动作、超预期力度,产生了超预期的市场影响力和波及范围。
据新京报披露,11月21日晚,监管层下发了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要求各级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监管部门一律不得新批设网络(' 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禁止新增批小额贷款公司跨省(区、市)开展小额贷款业务。
次日,21世纪经济报道从接近央行人士处确认,央行已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无证经营支付业务整治工作的通知》。《通知》称,支付司负责本次整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持续督导和统筹处置。
具体安排为:2017年12月底前,持证机构自查自纠阶断。要全面梳理支付业务合作主体、支付服务接口开放情况。2018年2月底前,央行分支机构组织检查阶段。2018年4月底前,央行总行组织开展现场督查阶段。2018年6月底前,处罚和总结阶段。
紧接着,第一财经报道称,11月23日上午,央行及银监会召集17个批准网络小贷业务的省市金融办负责人召开会议,要求汇报当地批设机构情况及监管安排。
业内人士称,监管措施除不再发放新牌照之外,还包括彻查清理国资代持股权牌照挂靠、监察一年内发生过控制权变更持牌机构、大型金融国企大互联网企业集团内牌照整合归一、严查将小额债权做成资产包交易或证券化等。
一位23日参会人士表示:“‘清理整顿会议’还处于内部讨论阶段,需要等有关政策出台。不过24日从一位接近银监会人士处获悉,目前银监会正在内部起草‘互联网小贷管理办法’下发时间表已经确定,将于下周发布。”
“白马之后谁接棒”
的困惑,让行情预期也难以维系
机构多数认为昨天白马的跌幅是有强烈信号意义的。白马股当日整体跌幅超过4%,表现最好的家用电器板块成了暴跌重灾区,板块整体大跌5%:TCL集团暴跌逾8%,新高不断的' 海信科龙(' 000921,' 股吧)、' target='_blank' >美的集团、' 格力电器(' 000651,' 股吧)等均以大跌收场。
目前市场的共识是,这回调主要的杀跌力量来自于蓝筹股的集体下跌,这是因为蓝筹行情积聚了太多的获利盘,快速的杀跌能够集中释放风险,有利于长线发展。
风水轮流转,各领风骚一两月是股市的常态,关键是如果热点轮动能够持续则整个市场并不会变化,但牛邦投教研究员认为对未来行情感到担忧的一个更主要原因是,在绩优白马的逻辑出现明显分化或退潮后,到底谁能接棒白马,我们认为现在还根本看不明朗,或者说市场对此是存在严重分歧、困惑的。
如我们在本周内参中持续分析的潜在接棒板块各自的硬伤:
乳业和养殖等其他消费概念,虽然' 业绩也不算差但未来既不具备涨价预期(反而不断降价的可能性更高),也与当前互联网、人工智能主导的科技变革热潮,搭不上边——故事性差很多;
银行' 保险股需要大量资金才能撬动,但现在是去杠杆、脱虚向实大环境,存量博弈格局长期难变,金融股大概率只能偶然涨一下起下护盘;
而地产的调控政策压力依然不确定,虽然我们并不否认类似万科等数个龙头会表现不错,但整体地产板块接棒概率并不高;
对' 创业板接棒可能性,博览研究员抱有略高一点的信心,但也不敢太过乐观。当前既有鼓励入' 新兴产业的政策,从中长期来说,中国未来产业转型,大消费升级的希望,还是要看新兴产业。而且5G、人工智能、苹果概念等今年表现也也不错,市场有一定认可度。不过,监管层对题材炒作的打击,对IPO节奏控制的变化,对于创业板来说,意味着允许有一定泡沫水平,但不允许太大。
总之,
个人认为,上述两大风险不解除,短调可能暂时难以结束,甚至有变深调可能。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牛邦投教。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警惕短调变深调风险,关注两变因:政策预期何时好转,谁接棒白马...》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