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增持减持内有乾坤 股价涨跌须和基本面“对表”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与资金流入流出指标类似,增持与减持,也常被投资者关注,不少人把大股东的增持与减持视作是股价涨跌的“风向标”。 不过,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业人士表示,一味地认为增持一定会带动股价暴涨,减持肯定会引起股价暴跌,显然有失偏颇。 某个公司的大股东不想持有其了,其减持必须有人接盘才行,否则也减不成。减持者看空,但接盘者必然看多。反之,增持的情况亦然。看一个公司的股价是涨是跌,大股东持股变化值得参考,但最终要和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与资金流入流出指标类似,增持与减持,也常被投资者关注,不少人把大股东的增持与减持视作是股价涨跌的“风向标”。

不过,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业人士表示,一味地认为增持一定会带动股价暴涨,减持肯定会引起股价暴跌,显然有失偏颇。

某个公司的大股东不想持有其' 股票 了,其减持必须有人接盘才行,否则也减不成。减持者看空,但接盘者必然看多。反之,增持的情况亦然。看一个公司的股价是涨是跌,大股东持股变化值得参考,但最终要和公司经营情况对表。

理由言之凿凿

但增持情形各异

统计'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沪深两市有近270家公司涉及大股东增持,累计增持超过63亿股,涉及金额近400亿元。

对于增持原因,多数公司都表示是因为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如' target='_blank' >美的集团、深振业大股东深圳市' target='_blank' >国资委及远致投资都表示,看好股份公司的发展前景,除了目前的增持外,日后还会视情况再增持。

今年以来,产业资金强势砸入A股市场,并且有多家公司频频遭举牌。值得关注的是,股价较低的周期股成为本轮产业资本抄底的主角,其中最为抢眼的莫过于房地产公司。数据显示,房地产上市公司今年以来累计获得约175.6亿元资金的增持,同比暴增809%,占据增持总额的“半壁江山”。

大股东增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争夺股权。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今年增持金额超过10亿元的公司中,就包括万科A、' howImage('stock','1_600638',this,event,'1770') 新黄浦(' 600638,' 股吧)、' howImage('stock','2_000061',this,event,'1770') 农产品(' 000061,' 股吧)、' howImage('stock','2_000402',this,event,'1770') 金融街(' 000402,' 股吧)等公司的大股东因争夺控股权或主动或被迫大举增持。

市场人士认为,今年通过二级市场连续增持举牌获得上市公司控股权的案例频频出现,反映出A股部分板块和公司的估值优势对产业资本非常有吸引力。

“今年通过二级市场举牌的大多是战略投资者,他们主要是为了抢占某行业的市场份额,普通投资者不应以此作为买卖股票 的依据。”首创' 期货资深研究员于海霞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专业人士表示,增持不一定就预示着股价要飞涨,股价涨不涨还要看公司经营基本面。

减持不一定等于

股价暴跌

与增持相对应的是减持。

据不完全统计,7月份以来共有115家公司的股份被大股东减持,合计减持量13.3亿股,套现金额126.33亿元。以板块进行划分,7月份以来遭减持最多的是' 中小板公司,共有49家公司被减持,合计套现金额52.87亿元,' 创业板有27家被减持,套现24.70亿元,主板有39家公司被减持,套现48.76亿元。

随着减持' 公告发布,不少公司的股价可以用飞流直下来形容。以' howImage('stock','2_300004',this,event,'1770') 南风股份(' 300004,' 股吧)为例,公司7月7日发布了大股东杨泽文计划在2014年7月17日至2015年1月16日减持不超过1100万股,占到公司总股本5.85%的公告。7月8日,南风股份盘中股价几近跌停,最终跌幅为5.97%,仅一日市值就蒸发逾4亿元。

“大股东减持一般两种情况,一是高位出清,获利离场;二是战略性减持,和公司' 业绩关联性不大。”于海霞表示,但普通投资者无法区分到底是哪种情况。

' howImage('stock','1_600818',this,event,'1770') 中路股份(' 600818,' 股吧)董秘袁志坚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普通投资者认为减持就一定会造成股价大跌,进而避而远之,其实,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观点,“大股东减持过程未必就是股价下跌的过程。”

他以某只股票 为例进行说明:今年元旦前后,该股票 的大股东一直在减持,但是在这期间,该股票 价格并没有下跌,而是随着大股东的减持而慢慢上涨,直到减持完毕之后才“休息”。

理性减持

应当受到尊重

“减持并不一定是大股东不看好公司发展,有时候确实是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如有的公司大股东减持,是为了购买资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上市公司高层人士也表示,对于大股东减持,应理性看待,不能“一刀切”地看待。

该人士同时称,大股东的减持行为与上市公司所处行业也有密切关联,如新兴行业公司,在二级市场爆炒之后,公司高管或大股东逢高套现是顺理成章的。

当然,涉嫌内幕交易的减持或者增持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如果高管利用信息披露制度的漏洞,实现精准减持,就侵害了中小股东利益,应严惩。

袁志坚表示,现在监管层的侦查手段很多,想利用非法手段把公司股价炒高,然后再顺势减持,这样做很难实现。

另一位专业人士表示,不应该给正常的财务操作戴上“增持”或“减持”的帽子,毕竟,在全流通的状态下,上市公司的股权是可以流动的;无论股东还是其他财务投资者,在股票 显著增值时选择部分甚至全部兑现,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否则这部分钱将永远会是“死钱”。

' target='_blank' >李大霄表示,大股东增持说明公司股价低于管理层的预期,减持则是股价高于预期。但不管是增持还是减持,都是大股东或者其他财务投资者对股价的投票,是非常明确的表态,没必要遮遮掩掩。

他同时表示,不管是增持还是减持,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出于财务判断的需要,“就像我们在银行存钱和取钱,都会根据自己的财务需要做出决定。”

上市公司高管和重要股东不同,机构投资者的增持和减持行为具有一些特点。大同证券(博客,微博)台州营业部金融互联网事业部经理兼首席投资顾问郑虹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通常来说,机构投资者一般会根据' 行情趋势来选择增持或者减持上市公司的股票 。同时,在不同的时间窗口,如年初机构投资者更多的是选择建仓或者增持,而在年底,受机构投资者更多一些。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检验方法的有效性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